環境保護署今日發表「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」諮詢文件(下稱諮詢文件),透過禁用、替代等建議,對應塑膠即棄餐具的挑戰。綠惜地球歡迎文件出台,但即棄塑膠餐棄置是第二多的塑膠垃圾,而管制政策預計2025年才得以落實,遠遠落後於歐盟及中國 (2021年實施禁制),亦未有及時呼應疫情下外賣餐具大增的問題,呼籲當局急起直追。...
城規會今日就改劃馬鞍山村路及樟木頭村附近七幅綠化帶(下稱改劃)申述和意見舉行會議,八個環保團體代表在會場外拉起印有「保衛郊野公園」橫額,向城規會請願。環保團體指出,今次改劃共收到7,286份申述及意見,數量是歷年同類改劃中最多,其中逾99%反對改劃,反映一面倒的民意,促請當局尊重民意,否決申請。...
世界衛生組織 (WHO) 早將空氣污染視作威脅全球公共健康的危機。環境局今日公布的《香港清新空氣藍圖 2035》,回顧不少改善空氣質素的努力,然而,綠惜地球認為當局缺乏決心,《藍圖》中既沒有提出空氣質量水平達至世衛《空氣質素指引》(AQGs) 的時間表,亦沒有壓抑可吸入懸浮粒子和日趨嚴重的臭氧濃度積極對策,讓香港市民繼續受污染之害。...
你會怎樣評價環境局的減碳工作?有國際環保組織負責人這樣回答:「可恥」,指的是政府長年在減碳上的不作為。若非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提出2060年的碳中和目標,香港不得不緊跟,本港的2050年碳中和時間表不知會拖到何年何月。...
綠惜地球為「免『廢』暢飲」成員,不過該組織在飲料膠樽生產者責任法規的部分建言,與本會固有立場迴異。具體說,綠惜地球提倡以按樽制、以及每個飲品膠樽收取至少五角按樽費的做法,促進回收效益。...
規管全球有害廢物貿易的《巴塞爾公約》(下簡稱「公約」),2021年起正式管制廢塑膠貿易。香港這個自由港,一直是垃圾貿易的中轉重鎮,過去對中國大陸荼毒至深。香港政府雖聲稱履行《公約》,惟本港廢塑膠主要來源地美國並非公約的締約國,仍可能利用香港這個自由港作惡。故此,8個環保團體促請環保署及海關,嚴格執行《公約》,重點抽查廢塑膠主要來源地的貨櫃,並主動定期向立法會及公眾匯報把關工作,向全球不屑商人發出「香港不再是垃圾貿易自由港」重要訊息。...
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, serve personalized ads or content, and analyze our traffic. By clicking "Accept All", you consent to our use cookies.